通興宮主祀普菴祖佛(佛祖公)
埔頂東勢寮
通興宮主祀普菴祖佛(佛祖公)
祀典日期:農曆十一月廿七日
頭戴五佛帽,身著架沙袞
盤膝而座,右手持佛塵
左手拿念珠,不見芒輯。
通興宮主祀普菴祖佛(佛祖公)
祀典日期:農曆十一月廿七日
頭戴五佛帽,身著架沙袞
盤膝而座,右手持佛塵
左手拿念珠,不見芒輯。
普菴歸佛
禪師(西紀1115—1169)名印肅,號普菴,生於宋徽宗政和五年,歲次乙未,十一月廿七日,圓寂逝世於宋孝宗乾道五年(己丑)七月廿一日。是袁州泭宜春郡余姓之子,母姓即屬於黃。
誕生時即有異徵,至六歲,夢一僧點其心曰:「汝他日,會自省悟!」醒後,將夢中事稟告其母,其母視之,果然在心胸處發現一點紅瑩,有如世上之櫻珠之大,此事父母日後允許他出家之由來。
十五歲時住進壽隆院,廿七歲始正式剃除鬚髮,廿八歲受出家比丘戒。因貌魁奇,智性巧慧之故,壽隆院賢公非常器重他,曾教他研讀法華經。禪師向賢公說:「嘗聞諸佛玄旨,必貴了悟于心,敷墨巡行,何益於道?」終於辭謝其師,乃遊湖湘,參詣牧菴法忠禪師(臨濟十二世孫)於潙山。向牧菴禪師請示說:「萬法歸一,一歸何處?」牧菴禪師即豎起拂子示之,遂有所悟,後歸受業院。高宗紹興廿三年(西紀1153)間,被推為鄰寺—慈化寺住持。該寺因荒廢既久,師乃布衾紙衣,晨粥暮食,嚐盡艱難困苦,過著極為簡素之生活,除打座禪定外,唯閱華嚴經論。經過數年後,梵宇突現金碧輝煌之相,如從天降。但還自懺功夫未湊理想,唯有一心打座,不曾倒臥,達十二年之久。有一日,至達本情,忘知心體和處,徧體汗流,豁然大悟,喜說:「我今親契華嚴境界!」遂述偈頌說:「捏不成團撥不開,何須南嶽又天台?六根門草無人用,惹得胡僧特地來」!自此以後,發為言句,勤悟幽顯,有不期然而然者。
有一天,忽有一僧,名道存,冒雪而至其處,師一看,喜說:「此乃吾不請之友矣!」遂和這位外來僧人共同寂座,互相問答,或笑或喝,異常契合。那位客僧說:「你是再來人也,不久自會大輿吾教!」乃指雪書頌而他住。嗣後,慕道而來者與日俱增,師乃隨宜為說,或者寫偈贈給來參之人。遇有病患者來時,就折草為藥,服後皆癒。或有疫毒,人皆避之而不相往來處,師即之要,均告平安。至於祈禱雨晴,代伐怪木,毀滅淫祠,都有莫大靈異!因此,鼎新梵宇寺剎!有人曾問說:「師修何行,竟能靈應至此?」師即當空一書說:「還會麼?」來人說:「不會!」師云:「止、止、不須說!」其峻機多類此!
乾道五年七月廿一日,忽索筆,書偈於方丈西避說:「乍雨乍晴寶象明,東西南北亂雨深,失珠無限人遭劫,幻應權機為汝青」,括木因之而被救度。又示象說:「諸佛不出世,亦無有涅槃,入吾室者,必能玄契矣,善自護持,無令退失!」然後沐浴更衣,結跏跌坐而逝。世壽五十有五,僧臘三十五,戒臘二十八,奉全身塔於本山,有語錄四卷行於世。
師不惟生前振化於袁州之南泉山時,道場之盛,甲於天下而有,圓寂逝世後,亦很有靈應,凡是向其禱告者,其應如響!元朝加贈慧慶之號,因之號曰慧慶禪師。後元仁宗延祐年中,南康沙門宗惠相姑蘇城西五里許,創慧慶禪寺,建無量寺閣,祠佛及五百尊者像,閣後作普光明殿,安置普菴禪師之像!士民翕然而求冥應云!